动画《秦时明月》的真正内涵及主旨

来源:undefined人气:4更新:2024-07-03 02:31:33

秦朝初立,乱世未绝。从秦统一六国,到六国诸子百家联合反秦。秦时明月一直围绕着,诸如统一与分裂、王道与霸道、天道与人道、国势与民生、集权与分权、君权与民权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剧情。

秦时明月是一部唯美主义的武侠作品,借由王道与侠道两条线索,穿插朝堂与江湖,刻画了一幅瑰丽的乱世图卷。秦时明月的主题其实正是片头曲《月光》中的一句歌词,“千苦恨,轮回尝。”何谓“明月”呢?非单指天明与高月,而是一轮见证了千古盛衰兴亡离愁别恨的月亮,在这幽暗之下众生历经着悲欢离合,不曾停歇。何谓“千苦恨”呢?是指一部理想永远挫败于现实但志士仁人却永不言败的中华历史。何谓“轮回尝”呢?是指盛极而衰,兴败交替的社会现实以及治乱循环、分合往复、朝代更迭的历史困境。

秦时明月一直围绕着两个疑团,苍龙七宿和青龙计划。苍龙七宿是主宰世间的一股神秘力量,得之则四海臣服国业兴旺主导苍生。而青龙计划,则是六国合纵对抗天命所归的秦国展开的一系列反秦行动。这是“天命”与“人力”的较量,秦时明月看似认为历史是受一股超越自然的神秘之力主宰,但实则诠释的却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精神。

秦时明月中的不同江湖门派——诸子百家,是以不同的政治理想为区分,他们反秦是为实践其门派倡导的社会理想;此外还有六国旧民,他们中的王室贵族有的为捍卫自己的利益反秦,有的为民生而诛暴秦,而其余平民则为生存而抗争。这就使得秦时明月围绕着不同的“正义”和不同的利益,展开了己之正义与彼之正义,不同权力主体以及平民生存与贵族特权的较量。为何秦时明月是一部唯美主义作品,正是因为它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割的现实中,将理想放置在最显著的位置。

秦时明月以墨家为主导,用兼爱非攻这样一种不被容于乱世的理想作为对残酷现实的奋力反击,可谓立意深远。

然而,秦时明月中的墨家,还有一个颇具深意的设定,并因此饱受争议。在动画中,墨家在六指黑侠身死后受到燕丹把持。或言之,在燕丹的领导下,墨家坚守的正义只能是虚假的符号,它注定无法实现,只是利益的一块遮羞布。真正的墨家是六指黑侠与天明带领的墨家,而不是燕丹的墨家。因为燕丹代表的是王道,不论其人品如何,本质都不是侠道。通过墨家,我们不难看出,诸子百家虽各有其救世信念治世理想,但其背后却是不同国家利益的延伸,如墨家属燕、法家属韩。所以,秦时明月的侧重越来越转向纯粹的权谋斗争,只因诸子百家作为不同的思潮,也仅仅是权力的附庸而已。

扶苏造访小圣贤庄时对伏念的警示,道出了诸子百家这些拥有不同政治理想之人共同的困境,也是侠的宿命。扶苏说:“君王可以不行儒道,但儒家的理想必须依靠君王才能得以实现。”此言何意呢?诸子百家的兴衰完全依赖于统治阶级是否认同其理念,换言之,大秦治下的诸子百家必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侠因何而生?侠是权威秩序的修补者,他生于统治的暴戾,存于权力的缝隙,在君与民的冲突中,向权势者发出挑战。然而,侠也是困顿者,因为他的根不是生于独立的土壤;因为他只能反对不能履行职责的统治阶级,却不能追问权力的来源,更无法纠正权责的歧义和错位。所以,侠反暴君昏君求明主贤君,反贪官酷吏求吏治清明,于朝诛贪,于野除暴。但天下私一人,道于不公之上则难立。国虽有法却无公正,虽有官却无公道,只有众而无人,只有臣而无民。侠仅凭以暴制暴反抗社会不公,但生成不公的根源却根深叶茂,最终,侠者的追求只能是一场黄粱美梦。侠在根本上只是一个不合作者,因为他无法触及到挣脱困境的出口,以至于其本身只能坚持不服从却无法建立崭新的世界。侠无法找到现存制度的替代品,只能求一个“以民为本”的统治者,然后亲眼看其堕落腐朽,如此盛衰兴亡周而复始。从张良在君子之道一集中与伏念的辩合来看,秦时明月目前是以民本思想来对抗君权压迫,其实质正是历史由“民择”而非“天择”,统治出于利民而非利君。侠从先秦时期的以义为先,到皇权专制时期的以社稷民生为先,往往在武侠作品中的侠之大者也无非是于内倡导民贵君轻以民为本,于外外御敌辱保家卫国,但纵观其本质无非仍是将苍生的福祉交于朝代更迭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