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什么?

来源:undefined人气:2更新:2024-06-15 01:00:52

从最崇高的美德或良好习惯,最深厚的人际情感到最简单的愉悦,爱包含了一系列强烈而积极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这种含义范围的一个例子是,母亲的爱不同于配偶的爱,后者不同于食物的爱。最常见的是,爱是指强烈的吸引力和情感依恋的感觉。[1]爱通常被认为是积极的的:其美德代表着人类的仁慈,同情和情感,是“对他人之福的无私的忠诚和仁慈的关心”[2]

爱情是一种与爱相关的,被强烈吸引的一种具表现力,带甜附涩且快乐的情感。

爱情通常是积极情绪的一种普遍表达方式(如like的一种更强形式),通常与仇恨(或中性冷漠)形成对比。作为一种浪漫的恋爱,它是一种较少性欲和情感亲密的形式,爱情通常与情欲形成对照。作为一种具有浪漫色彩的人际关系,爱情有时与友谊形成对比,尽管“ 爱 ”一词通常用于建立亲密的友谊或柏拉图式的爱情。(使用“女朋友”,“男朋友”,“只是好朋友”的用法还有更多可能的歧义。)

马克思说是形而下的爱情是仅建立在物质和情感上的爱情。弗洛姆《爱的艺术》说的是汎爱,就是广义上的爱。曹菁《爱情信仰论》说的是爱情情感加上爱情关系(产生于情感又超越情感的爱情关系)。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男人的潜意识中有且仅有一个女性性格——阿尼玛斯。此外,爱情关系也存在于同性或多个人之间,而不仅限于一男一女之间。

在文学作品中,以及心理学家、哲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其他职业的专家的著作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关于爱情定义的争论。爱情是相对的,但是被普遍认同的是,爱情是在人际关系中对某个个人产生的一种特殊而极为重要的感情。

在浪漫爱情的初始阶段,人们往往更重视情绪,尤其是爱、亲密、同情、赞赏和亲和等,而不是身体上的亲密。

在一种爱情关系已建立之后,可以通过一种盛大的仪式如婚姻来完成对亲密关系的确认和释放。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然而后果自负的关系。

在一些文化中,基于安排和习俗的包办婚姻和订婚可能会和爱情发生冲突。然而,包办婚姻中的伴侣间同样可能存在着强烈的爱情。

生理学上,爱是有性繁殖动物的意欲表现,就如饥渴。心理学上爱是社交与文化的表现。个人认为其两者皆有可能是正确的,爱肯定是受到荷尔蒙(如催产素)与外激素影响而产生的表现,但同时人们对爱的想法与行为亦受到其对爱的信念影响。

生物学观点普遍认为爱有两种主要意欲,性魅力与依附。化学触发反应可以表示为热烈的爱,长期的依附的爱则要双方互相参与而非只是单人参与。

沉醉在爱河时的血清素效应(serotonin effects)拥有与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症相似的化学表现(这解释了为何沉醉在爱河的人无法想到其他人)。因此亦有人主张若患有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症的精神病人服食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或其他抗抑郁药,其堕入爱河的能力会被阻碍。举例:

“ 我知道一对夫妇在离婚边缘,那位妻子在服食抗抑郁剂。但当其停止服食后,其能再次享受性高潮,感到其对丈夫的性魅力得到更新,而其夫妇两人亦再次与对方相爱。 ”

—— 海伦·费舍尔[3]

当刚开始时期的热爱消失后,便会转为长期依附的爱,这是因为催产素等化学物的影响。按摩与做爱可以帮助触发催产素的作用。

传统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爱情是由友爱与热爱组成。热爱是强烈的渴望,通常陪随着生理激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如堕入爱河)。友爱是由紧密的行为而引起的爱慕与感觉,但不陪随着生理激起(如君子之交)。

1986年,心理学家史登堡在《心理学评论》[4]里发表了其著名的“爱情三角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对爱情作出几何学的假设。根据爱情三角论,爱情可由三部分组成:

“亲密”(Intimacy)——包括了紧密感、联络感与约束感。

“激情”(Passion)——包括了驱使人恋爱、互相吸引与进行性行为的动力。

“承诺”(Commitment)——包括了短期的爱恋与长期的爱的维系。

对其他人的爱的程度主要是看这些组成部件的绝对强度;而对别人的爱的种类则是看这些组成部件的相对强度。这三个组成部件可当为三角形,互相影响,使得爱出现很多不同类别。三角形的大小代爱的程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