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只有彼此相爱,才算为民除害

来源:undefined人气:1更新:2024-06-17 02:42:03

(一)

我的朋友@Owen 在我昨天发的一篇文章“自信心是‘剩女’问题的药”的后面留言,我觉得很有趣。不算长,我把它记录在下面(标点符号有调节,文字上略有修正):

岁月是中性的吗?容貌会日渐苍老,生育风险也在上升,选择面越来越小。“剩女”问题虽则不应由外人评头论足,也还是可以问一问:“多少人能为自己未来孤独终老(或者匆匆随便嫁人)承担结果?”剩女问题“不可讨论”这种貌似政治正确的表态是否掩藏了(女性)被动等待的懒惰和不往前看的苟且呢?

虽然@Owen的大多数回帖我都深深赞同,但是这一篇我却不太同意。

(二)

如果婚姻是用爱情来解决孤独终老存在的问题的方案的话,这个结论在大部分的历史阶段中都不成立。

在罗马或者希腊人那里,如果一个男人爱上了他自己的太太,那简直是奇耻大辱。实际上大部分罗马人的家庭,只是一个经济上的解决方案。罗马的公民们的爱情大部分是在外面搞小三小四小五时才会体现出来。希腊人更奇葩,他们认为真正伟大的感情产生在男男之间,男女之间的关系由于涉及到繁殖显得很不纯洁。

不管在哪个文明里面,相比“爱情”,在我们人类不长的历史中婚姻从来是偏向经济意义的。男女分工不同,组成一个家庭使得双方都有了独占的服务供应商,这些服务包含:洗衣服、做饭、重体力劳动以及共同生儿育女。

既然婚姻不是通过爱情来治疗孤独病(如果没有爱的因素的话),那么它无非意味着找个伴儿过下半辈子,而这种伴儿我相信在未来可以通过很多其他方式找到。比如说,随着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会有大量为这种这样的单身人士俱乐部产生(单身人士由于没有太多婚姻相关的花销,可能更加富裕)。

何况,单身人士永远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参加各种聚会取(gou)悦(da)异性而不会怀有道德负罪感。

所以如果单纯用一辈子体验到的“孤独”的积分(直白地说就是总和)来看,单身人士体会到的“孤独”不见得比(被逼着)结了婚的人士要多。

(三)

既然和孤独无关,那症结在哪里?还是那个“爱”字。

我们之所以对婚姻纠结,是因为在现代我们都认为婚姻一定是爱情的产物(这一点大叔也深深认同)。

可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被培训过怎么样谈恋爱

实际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好好读书,和男(女)生相处是长大以后的事情。”

长大的标准是什么呢?十四岁肯定没长大。十八岁?也不行,刚刚高考完。二十岁?你还小!二十二?再等等。

二十三?马上给我找个男(女)朋友回家!

(四)

好孩子们容易剩下来,是因为好孩子对(二十二岁之前)父母长辈的指导太认真了,而他们在二十二岁之后突然变了调子。

而长辈们更是有点发癔症的嫌疑:前面一直不给人培训(实际上他们也不会),突然间要人家交卷而且要满分(各种指标要求很高),这怎么可能嘛。

当然我觉得也不能全怪父母和老师,因为他们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满怀悲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王小波语),然后继续要求后辈忍受摧残。

对男生来说还相对容易,因为他们基因中的雄性冲动很强,最终总是能够克服掉培训不足的问题(或者忽略这个问题)。而且,男性就算晚一点清醒过来,练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男人招蜂引蝶沾花惹草也比较容易获得大众和自己的原谅(文章同志不是复出了吗?黄海波现在也过得不错吧?成龙大哥和周星星更是不要提了吧?)。

因此,这种“不教而诛”的结果大部分都是女性承担:要么练习不足草草嫁了人觉得不开心,要么被别人追着说“剩女”。

(五)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训练呢?

我以前有一个美国老板(华人,美国长大,在日本呆了好多年),有一次喝高了,在酒店走廊上跟我们胡吹:

“中国的女孩子,样样都好,就是缺少一项能力。”

“啥能力?就是sending signal(发送信息)。”

然后他就倒下睡着了。

人喝醉了总是说真话,这话他清醒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老美永远政治正确,这家伙平时更是彬彬有礼)。

在合适的时间节点sending signal的能力,的确是一种精妙的平衡。要不着痕迹,又能够适当地给对方以提醒,而且最后永远都可以说:“是你先搭讪我的!”“还不是你要的我电话开始的?”“我们本来是普通朋友,你提出来要做男女朋友关系的噢!”“是谁求婚的?”

这话从一个美国呆了多年日本呆了很多年又在中国呆了很多年的老板嘴里说出来,我觉得还是很合理的。

(六)

说个典型案例。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提起过这个说法,她颇为不屑:“当然应该是他主动,我就是考察他有没有诚意!”

我没有反驳她,只是心里在想:“如果你需要一个人展示诚意来说服自己跟他进一步发展关系,那你还是没有看中他。如果你看中了他,你干嘛反复确认他的诚意?男生的诚意是虚无缥缈不太靠谱的,他只有在看到你有所表示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地表示,毕竟他们是狩猎型动物。”

一位表现“诚意”的雄性,其实骨子里都不太自信。一味要求别人展现诚意的雌性,其实根本没有看上这个雄性。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如果看上了某个男的,给他一点信号让他采取行动,才是谈恋爱的技术。这个技术是需要从小到大慢慢练习出来的,不经训练投入实战,那就凭运气吧。

(七)

 最后写个结论吧:

“剩女”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从小压抑人性(尤其是女性的“烟视媚行”的美好一面很容易被认为是“举止轻佻”)的训练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在“剩下”和婚姻中的“不配合”。

其实与其没有爱情基础结婚之后互相不断给差评,还不如“剩下”来得快意恩仇。

冯唐大哥写了一句诗,我觉得好有道理:“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也就是说:不相爱的人呆在一起,就是对方的祸害。所以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叔加上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忘于江湖,不如当初没看对眼根本不开始。

至少双方在不认识的时候都还是挺开心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