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题材凭什么引爆观众讨论?

来源:undefined人气:2更新:2024-06-18 03:33:04

我觉得大家对这类事应该都习惯了:某个你关注的UP主突然跳出来说:“赚不到钱了,大家再见!”

前阵子这样的事特别多,所以常有好多读者问我:“你不能哪天凉了吧?”。

那倒真不用担心。

我很早就把「满分激光枪」置入了一个良性循环里,譬如我接夜店广告,夜店几百个销售会全员转发。

这帮夜店销售的朋友圈里又都是每个月会在夜生活消费几千几万往上的人。

基本上国内只要你喊的出名字的夜店,这几年我都写过。赚钱和涨优质关注两不误。

跟滚雪球一样,每次销售集体转发,我会涨些关注。我都数不清写过多少条夜店广告了,以至于「满分激光枪」滚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

为啥突然谈这个呢?

上面那段话是我看电影《热烈》时写在备忘录的。

这电影情节其实能一句话概括:主角叫陈烁,一个喜欢街舞的少年,艰难的追求梦想,最后赢得了全国街舞大赛的冠军。

它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充满少年气的电影。

当时我刚好看到陈烁很苦的地方,虽然他在街舞上特别有天赋,但他不仅没被自己想进的“惊叹号”(街舞团)招入,还得帮家里还债,每天在家里餐厅忙完,还要去洗车。

他隔三差五走穴演出,三百块一场,这价格还是涨了之后的。

但就是这么苦,当陈烁梦寐以求的惊叹号街舞团想招他当替补,叫他开个价的时候。

他特别激动的说:我可以跳,不用钱。

我看到这段时,感触就非常深。

我没陈烁那么苦,但我三年前刚写公众号时,确实接不到夜店广告。这很正常,本身夜店也没投广告的习惯,就算投,也都是投熟面孔,跟我也没啥关系。

所以可能有一年的时间,我帮夜店写广告,价格都卖的特别低,甚至不要钱。

我就想图个机会,积累案例,以后再有夜店来,我能拿出来讲我给哪家、哪家写过。

我特能理解,早些时候有特别火的夜店来找我写,我也是这样的心态。

《热烈》里有个富二代叫凯文,惊叹号街舞团就是他赞助的,男主陈烁之所以会进舞团当替补,就是因为凯文懒得参加日常排练,所以需要一个人代替凯文跟其他队友编排舞蹈。

结果中途凯文退出了惊叹号。

黄渤饰演的教练丁雷就让陈烁顶替凯文的位置。

第一场演出结束,陈烁跳的特别棒,反响也很好。

到后面惊叹号舞团包括教练丁雷都觉得陈烁就是舞团的核心成员了,要一起参加全国大赛。

结果后来凯文回来了,丁雷只能和陈烁讲,对不起你得走。

同样的事我也遇见过,比如说给别人出个方案,我能保证我的文案是最好的。

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当我几乎要把推文写完的时候,夜店的品牌总监会突然跟我说:对不起,我们就这么多预算,还是选了某账号(跟老板关系好)。

那我只能说,好吧。

虽然《热烈》讲的故事是关于街舞的,但我能在很多地方看到共鸣。尤其是主人公陈烁所遭遇的情节,我也同样遭遇过。

我觉得不用剧透,大家肯定也能猜到结局,甚至我刚坐进电影院,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

但看到他战胜每一个逆境和困难时,仍会觉得很燃,甚至会有无数个令我燃到起鸡皮疙瘩的片段。

陈烁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机会,他会在地铁上练舞。

我甚至做过更夸张的事,有次我去一场电音节,电音节结束所有人都去下一场派对,我则立刻赶回酒店,在出租车上就拿手机备忘录敲字,到酒店快马加鞭把这场电音节好玩的瓜给写了,就为了最后拿到一篇10w+。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陈烁热爱的街舞,还是我所写的“蹦迪”,在大众的眼里,都算小众文化,但我们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会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拼尽全力。

陈烁最后拿冠军的时候,让我想到自己第一次给夜店写出10w+的广告,后面又来了一家夜店,我又写出来10w+,再后来就像滚雪球一样,满分激光枪变成了这个垂类里最好的账号。

所以我其实挺推荐身边朋友去看《热烈》的,尤其是当你觉得自己生活躺平、毫无生机时,这部电影大概会像一剂猛药,看完还能让你支棱半年。

不仅仅是主角陈烁的部分,还有黄渤饰演的丁雷作为舞团老炮重新捡起梦想,放手一搏,以及舞团里的其他舞者,彪彪、辣椒姐…

这里又叫我想起一段,有段剧情是惊叹号舞团围在一起吃饭,大家聊起自己是咋爱上街舞的。

本来你觉得,这帮人肯定是天生热爱,执着梦想!

结果一个个全都是阴差阳错。

有学武术喜欢空翻的,街舞里也有空翻就来了;有因为不想再荒废时间,选择了好好跳舞的。

这点我也挺有共鸣,比如我在衡中念书时觉得,谁去夜店?有病吧?

结果我现在成了夜店博主。

再聊聊《热烈》别的部分吧,我前面只写了部分剧情。

但《热烈》的街舞部分也非常精彩。

一般来说,拿小众文化当题材的电影都会拍的特别尬,比如什么篮球电影,主角都要飞起来了。

不管是主角陈烁和惊叹号舞团第一次登台表演还是结局时和凯文舞团的对决,舞蹈的编排真的很惊人。

其实也不需要我推荐,但凡你对街舞感兴趣,你身边的人肯定就会推荐你去看《热烈》了。

我估计喜欢《街舞》的人,得把这电影看好几遍。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当时买的中午一点的点映票,我第一遍主要看剧情了,光在那里觉得燃了,后来又想再看一遍街舞的部分,于是又买了下一场。

我是真看了两场,我家住上海新天地附近,这就是我家离最近的电影院。第二场主要想再看一遍跳舞的片段。

我能看两场,确实说明这电影好看,太好看。

最后再聊聊小众文化吧,我很早就有写过一篇推文,也算我的感悟,世界真的很卷!你想让别人卷不到自己,就比如有壁垒。

其实小众文化就是最好的壁垒。毕竟小众的跑道上人比较少,你付出同样的努力比你在大众跑道上能跑的更远。

我把《热烈》推荐给所有我做小众文化的朋友,首先这电影本身就是个典范,题材小众、失败率高,但它却在暑期档脱颖而出。电影讲的故事,也是例子,一帮热爱小众文化的人获得自己的成功。这电影能激励你走下去。

其次,还想说说为什么人人都可以去看《热烈》。

不管小众还是大众,当你追求、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就开始在你灰暗的人生中点了一束小小的火种,它让你的人生有了色彩,你会为他拼尽一切。

丁雷,爱街舞,摔断了腿也要在街舞这事儿上死磕到底;陈烁,爱街舞,菜市场小剧场洗车行,无论哪里都是舞台;张翠彪,他爱街舞,街舞是真不爱他,可他为了街舞背井离乡,凭的就是一句热爱。

追逐梦想这些年,跳舞根本不挣钱。

可这种倔强的劲儿,不就是你,不就是我。也是这个世界上心里还有一丝火种的所有人。

《热烈》真挺燃的,燃到你可能会拾起曾经放弃的热爱,又或者你正处于迷茫、纠结、痛苦的时期,《热烈》是一剂能让你撑过生活难关的猛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