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史—秦

来源:undefined人气:3更新:2024-06-18 12:48:42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政权交割,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都是璀璨夺目的。而秦,作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制王朝,有着非凡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秦的第一任君主名为嬴非子,因其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遂得封秦地(前905年)。此时的秦是西周的附庸,并一直延续。

直到秦襄公时期,因护周平王有功,得封侯爵,自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国(前770年)。

最初的秦国地处西北边陲,戎族常年作乱,加之文化落后,秦国的国力甚微。此时的秦国根本不被重视,只是在西北守住门户罢了。直到秦穆公的出现才有所改观。

秦穆公嬴任好,从继位(前659年)开始,便一直图强盛之法,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人,使秦国国力大增。而后向中原方向击败晋国,俘虏晋惠公,再助晋怀公和晋文公即位,实现了秦晋之好。向西北方向翦灭戎族多个部落,开辟国土千里,被周襄王封为“西方诸侯之伯”,风头一时无两。

穆公之后,秦国君主少有作为,甚至在秦简公时期丧失河西之地于魏国,此时的魏国经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的改革后,一跃成为超级强国。秦国则历经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四代君王亦未曾夺回河西。这期间值得一提的是,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秦国攻占蜀国南郑。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年),秦军攻破魏、韩联军。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年),秦军再破魏军。次年(前361年),秦献公嬴师隰离世,其子嬴渠梁即位,史称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前361年)后,任用商鞅,先后经历两次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秦孝公二十一年(前341年),秦军大破魏军,迫使魏惠王割让河西部分之地。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秦军再破魏军。同年,秦孝公去世,其子嬴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即位(前337年)后,诛杀商鞅,任用张仪、嬴疾。对内沿用商鞅之法,对外采用张仪连横之法。且战功卓著,用公孙衍收复河西(前330年);用庶长操平定义渠(前327年);用樗里疾破魏、赵、韩三国联军(前318年);用司马错灭蜀(前316年);用魏章大破楚军(前313年)。而且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秦惠文王去世(前311年),其子嬴荡即位,史称秦武王。

秦武王即位(前310年)后,驱逐张仪,任用嬴疾、甘茂。对内沿用秦法、设置丞相、更修田律,对外连横秦魏、联越制楚。用甘茂平定蜀乱(前310年);用张仪离间齐魏(前310年);用甘茂联魏攻韩,大破韩军(前307)。同年,秦武王因举鼎绝膑而亡。次年(前306年),其弟嬴稷即位,史称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即位(前306年)后,驱逐四贵,任用范雎、白起。对内沿用秦法,对外并击楚魏、遣兵东征。用白起击破魏、韩联军(前293年)。之后的二十年间(前293年—前273年),秦军先后攻打魏、韩、齐、赵、楚等五国,未尝一败,所得土地不计其数。到前270年,赵国赵奢打败秦军,次年(前269年)再败秦军。用白起大破韩军(前263年);用王龁大破赵军(前260年),此战之后,秦军悄然易帅,用白起大破赵军(前260年),此战史称“长平之战”;用赵掺大破韩军(前256年),同年攻灭东周;迫使魏国臣服(前254年)。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其子嬴柱即位,史称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在位三日便去世,其子嬴异人(嬴子楚)即位(前250年),史称秦庄襄公。

秦庄襄公即位(前250年)后,大赦天下,任用吕不韦、蒙骜。对内沿用秦法,对外继续攻伐。用蒙骜大破韩军(前249年);用蒙骜大破赵军(前248年);用蒙骜、王龁伐魏时被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击败(前247年)。同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嬴政即位,史称秦始皇。

秦始皇即位(前247年)后,便被吕不韦架空。直到秦始皇九年(前238年),秦始皇诛杀嫪毐,次年(前237年)放逐吕不韦之后才正式掌权。秦始皇任用李斯、王翦,秦国内政节节高升,对外作战所向披靡。用内史腾灭亡韩国(前230年);用王翦大破赵军(前229年);用王翦、辛胜大破燕军并灭亡赵国(前226年);用王贲灭亡魏国(前225年);用王翦灭亡楚国(前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