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药丸|一场抓小三引发的蝴蝶效应

来源:undefined人气:2更新:2024-06-28 23:23:23

铲史官(微信号:chanshiguancomic)

       铲史官药丸啊!周五排版本期《大明药丸》的时候漏了图片,推送出现重大失误,含泪删除,灵魂深处受到暴击。周五没干别的,在这里给大家跪着卖萌卖了一天……今天午夜0点,我们腆着脸重新上传完整版,来吧,一起快活吧;来吧,一起微笑面对人生吧。

原创漫画,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后语

《明史》有一个论断:“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其依据是“门户纷然角立”,显然指的是党争。晚明时期,通常是指从万历初(1573年)至崇祯末(1644年),在这一时段,除了党争外,还有吏治、民生、边备、夷情等病患,业已沉疴难起。

从全球史的角度来说,这一时期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危机,这一现象被称为“十七世纪危机”。明代后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小冰河期。这一轮小冰河期,使得明代后期全国进入一个异常干旱的时期。

一个王朝盛治时段,面对如此惨烈的灾情,尚需全力以赴,遑论是腐因毕呈的末期。至崇祯朝,大明的倾覆命运已在劫难逃。无论是哪根引线被点燃,火药桶都终究会被引爆。

御史毛羽健的原配温氏抓小妾之事,引自苗棣《崇祯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月版,135页)。此事没有找到原始出处,或出于明清笔记。

关于明末李自成起义,有很多错讹流传。

1、吴伟业《绥寇纪略》和《明史》等书说他同侄儿李过一道投入明朝官军,后来在金县兵变的记载完全不可靠,关于此误传,《明季北略》卷五亦有较详记载:

“崇祯二年后,清兵越蓟薄京,征兵勤王。甘肃巡抚梅之焕奉旨入援。李自成投军居杨肇基麾下。梅抚、杨镇勤王,以王参将为先锋,过兰州,“次日百里抵金县,邑小令怯,闭署不出。王参将入城,欲见令,有兵哗于庭,笞六人,半为自成卒。自成怒,与(刘)良佐等缚县令出,欲见肇基,适遇参将,刺杀之。”

清兵越蓟薄京的“己巳之变”是发生在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到崇祯三年五月底,而议裁驿站是在崇祯二年五月,刘懋改任兵科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正式裁驿更是从崇祯三年始,康熙《米脂县志》说这年李自成还丢失过公文,而甘肃入援京师官军起程于二年冬,这时李自成人在米脂,根本没有时间投官军参加兵变。

2、吴伟业《绥寇纪略》还记载了“荥阳大会”:崇祯八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会集于河南荥阳,决定分兵定向,李自成在会上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讲话。这个事件完全不可靠,和很多一手资料相抵触。

3、此外,李自成从没有自称过闯王,他与高迎祥没有任何隶属关系,李自成军中也没有李岩这个人,大顺军最后的败北也不是因为进京以后腐化变质、追求享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史料取自于《明季北略》,不足为鉴)。

参考资料

张廷玉《明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