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来源:undefined人气:6更新:2024-06-28 23:33:29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扫灭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群雄势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在应天府登基,国号大明,由于皇室姓朱,因此又称朱明。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市),其辖区称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
明朝初期,经过朱元障的休养生息,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士,又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现代学者称为永乐盛世。其后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蓝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景泰帝时期,虽然经过土木堡之变,惟经过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但国力中哀;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政局尚可平稳;武宗沉溺游乐,最终使明孝宗一脉绝嗣;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行嘉请中兴;嘉请二十一年(1542年)后世宗移居西苑一心修玄、不问朝政,在位后期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明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国力得到恢复;神宗中期,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鲜进而入明的计划,然而因为国本之争,皇帝逐新疏于朝政,史称万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明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明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后铲除阉党,然而因崇祯的决策失误以及内忧外患,明朝最终亡于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随后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公元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至此明朝国祚共276年,后继南明与明郑政权延续数十年,直至1683年方止。
明朝统一战争,是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针对扫清元朝剩余的政权如云南的把匝刺瓦尔密和辽东的纳哈出及周围地方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在明朝建立的最初3年内,除漠北草原和西域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被明朝控制。1387、1388年,辽东地区和漠北的广大区域也分别被明朝军队控制,至此,持明朝统一战净基本结束。
洪武之治
又称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治世,为明初三大治世之一。
1368年,朱元障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在朱元障时代,国家黄册用来征收田赋的土地,高达850万倾(洪武二十六年)。整个洪武时期百姓充实,府库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士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大兴屯田,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同时还解除了元朝时期工商业对工匠的束缚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农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惩罚由主人主宰的命运,中国的工商业工匠,佃农,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确认了平等的人权,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
明前期,经过朱元障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国力迅速增长,因其年号为“洪武”,所以史称洪武,之治。

景德镇御窑厂
是中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景德镇建立由朝廷直接管理的御器厂,世称“洪武官窑”。虽然此前的各个朝代也有一些官窑性的窑口曾大量烧造御用瓷(所谓的官搭民烧性质,“有命则供、否则止”),但只有明代景德镇御器厂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