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为什么称为大明王朝?
来源:undefined人气:2更新:2024-06-29 00:50:34
吴元年,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7年12月,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军已经平定山东,南征军已招降方国珍,到处是捷报频传。朱元璋和手下文武估计荡平全国各地,已经是唾手可得,只是时间问题了,便开始谋划建立国号的事情。
艰苦征战十几年为了什么呀,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过好日子吗?自从听了朱升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后,朱元璋觉得非常有理,一直在心里隐忍着,没有过早地建国称帝,这时候,建国称帝的一切时机已经成熟,不仅朱元璋有些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就连下面那些跟着他鞍前马后的文臣武将们更是跃跃欲试,早就耐不住等不及了。
主意打定,朱元璋开始大封文武,大赦天下。按照以前的惯例,做皇帝是有一套虚情假意的程序的,那就是下面的文武们劝三次,主公推让三次,文官首长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劝进,朱元璋假装很为难的样子答应了。“既然大家这么看得起咱家,咱家如果再不应,也就显得虚伪了。好,咱家答应你们,就勉为其难,当了这个皇帝。”
朱元璋答应以后,这是建立一个国家、改朝换代的基础。先祭告天地,即皇帝位于南郊,丞相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当地臣民山呼三声万岁。朱元璋再摆銮驾回到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这一套繁文缛节操演完毕,朱元璋就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把所有即位过程做完了以后,朱元璋采纳刘伯温建议,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定都应天府(南京)。
历史上所有的朝代称号,都是有它们特殊意义的。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用的是初起的地名,比如秦朝、汉朝。
秦地,指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现在甘肃天水一带。秦非子因善于养马,获周孝王赏识,受封于秦地(今甘肃天水一带),成为周朝诸侯国秦国的开国君主。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在古代为陇右要冲之地,也为秦国发源之地,遂有秦州之称。秦国第一个国都秦邑(秦亭),位于今甘肃省天水清水县东北,秦国在天水一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壮大,于公元前762年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而中国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汉朝,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参与推翻秦朝,被封为汉王。随后他在楚汉之争中战胜项羽,于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第二类用的是所封的爵邑,比如隋朝、唐朝。
隋朝,创建者杨坚,袭封隋国公,故称隋。
唐朝,又称“古唐朝”、“陶唐王朝”,是上古时唐尧建立的王朝,其前身为古唐国(前2173—前2168,尧称帝前的封地);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也是后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早雏形。早期定都在北唐(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
第三类用的是特殊的物产,比如辽金。
辽,镔铁的意思。
至于金,为什么要定国号为金呢,完颜阿骨打(完颜旻)建国号时说过:“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遂定国号“大金” 。
第四类用的是文字的含义,比如元朝。
元朝,其前身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元初汉文史科中尚有“大朝蒙古国”、“蒙古大朝国”等名,都是同一蒙文国号的不同汉译。此外,元代碑刻中还有如:至元四年 (1338年) 《达鲁花赤竹温台碑》的被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兀鲁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追封西宁王忻都碑》的 大元大蒙古兀鲁思等称呼。
那么,这个大明是怎么来的呢?它和元朝的来历一样,属于上面列举的第四个类型,起自于文字含义,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大明这个国号首先出于明教。明教当时已经有五百多年的传说,朱元璋原来就是小明王的部将,他派人秘密杀害小明王以后,国号仍然称为大明,名正言顺。
朱元璋的部下分红军和儒生两部分,国号为大明,手下两部分人都满意。他手下的红军起自淮西,受过彭莹玉的教化,他们不是郭子兴的部下,就是小明王的余党,都是明教徒。国号起名大明,表示新政权还是继承了小明王,所有明教徒是一家人,以后会团结在一起,亲如一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合理合法。
二,元朝末年二十年混战,宣传的一直是明王出世。
朱元璋非常明白这里面的含义,而且他就是这种思想的受益者,他得把这份产业、这面大旗扛下去,继承好。现在,大明王朝已经建立,他要让民众知道,他就是真正的明王。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就是:“现在,我朱元璋就是明王转世,战乱已经结束,再不能打仗了,一切该停止了。既然明王已经出世,那就不能容许别人再用明教这种虚无缥缈的精神武器煽动民众,学我的样子。”
故此,大明朝建国第一年,朱元璋就用诏书的形式正式颁布法令: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銮祷圣,自号端公太师师婆,妄称弥勒佛、白莲教、明尊教、白云尊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扇惑人民,为首者绞(勒死),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