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驾驭资本的能力,不得不佩服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来源:undefined人气:1更新:2024-06-30 05:33:04

我们常说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何谓驾驭资本?怎样驾驭资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我们都知道资本是逐利的、贪婪的,有20%的利润,它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更不得了,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甘冒杀头的危险。

可见驾驭资本可不那么容易,但历朝历代官员都不乏有驾驭资本的高手。

一、什么是驾驭资本?驾驭资本的意义是什么?

驾驭资本就是我们允许资本赚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中实现,不能野蛮生长、大而不倒,损害广大民众的福祉。

毛主席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我们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不在限制之列。

可见我们伟大的领袖也看到了私人资本的作用,只要驾驭的好,是利国利民的,这也是驾驭资本意义所在。

二、驾驭资本的高手范仲淹

我国古代也不乏驾驭资本的高手,比如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驾驭资本出奇招堪称一绝。

想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耳熟能详,既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忧国忧民,还展现出文学大家的深厚文化功底。

话说皇佑二年(约1050年)吴中大饥,即今江苏苏州一带闹旱灾,范仲淹被朝廷紧急委任负责赈济灾情。

古时候农业不发达,全靠天吃饭,如果某地发生旱灾,那惨景你无法想象,真是赤野千里、饿殍满地、哀鸿遍野。

出人意料的是号称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在负责赈灾过程中被人举报,被指控是大贪官,与黑心粮商沆瀣一气,哄抬粮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有黑心粮商在发国难财,很多老百姓只能用尽一辈子的积蓄去买这些救命粮,没钱买不起的,只能饿死路边,资本妥妥露出吃人本性,老百姓雪上加霜。

范仲淹知道以官府力量去压制这些奸商可能无济于事,因为历年经验告诉他,每逢饥荒,官府都尽力压制粮商涨价,可对于黑心粮商发国难财的行为多是无能为力、收效甚微。

毕竟有很大一部分粮食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就是来逐利发国难财的,惹怒了他们,他们把粮食都运走,苏州地区饿死的百姓会更多。

怎么办?留下这些粮食才是万全之策,只有尽可能多地留下粮食,才能解救水深火热中的苏州老百姓。

范仲淹想出了一个奇招,不但不压制粮商涨价,竟还下令让这些粮商把粮价由一百二十钱一斗抬高到一百八十钱一斗,粮商们闻讯后个个欣喜若狂。

于是本地的粮商、外地的粮商都连忙把自己的储备粮运到杭州,生怕慢了被别人抢先,自己就赚的少了。

只看外表,这不像是与奸商沆瀣一气吗?老百姓会不恨吗?范仲淹会不被人举报吗?

但接下来范仲淹的操作,让大家都震惊了,不但老百姓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范仲淹刮目相看、纷纷点赞、不再怨恨,这个意想不到的奇葩操作还彻底让奸商们傻了眼。

范仲淹看杭州的粮食数量已经差不多了,赶忙下令以极低价格出售官粮,赈济灾民。

很多粮商大老远把那么多粮食运到杭州,本想大赚一笔,这下好了,没老百姓去买他们的粮食了。

于是很多黑心粮商团结起来,一起向范仲淹施压,可无论怎么威逼利诱,范仲淹就不吃那一套,甚至把官粮价格降得更低了。

要知道古时候运粮食可不比现在,千里迢迢运来可不容易,运来后还要租用当地的码头仓库,租金也是个不小的开支,在靠水的码头还要做好粮食防潮,万一发霉了谁还要?

范仲淹就是要依靠巨大的官粮储备,耗死他们,不信你们不降价,最后那些黑心粮商们个个赔得惨不忍睹,惨得轻了卖不掉,拉回去的话会更惨。

经范仲淹这一番奇葩操作,轻轻松松就把杭州的粮价给压了下来,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粮,圆满完成了朝廷交给的赈灾任务。

二、驾驭资本的关键是不忘初心

你不佩服范仲淹是驾驭资本的高手吗?应该知道:不能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的官称不上是好官,同样不为人民服务的资本也活不长久。

可要真正能驾驭资本,除了斗智斗勇,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忘初心、忧国忧民、心系群众才可,要不然你被资本的糖衣炮弹给打趴下了,何谈驾驭资本?

留言